“在酒廠工作了好幾年,這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情形!泵┡_鎮一家小規模酒廠經理發出了這樣的感慨。他所在的酒廠,銷售同比出現了80%的下滑。而這樣的企業并不是特例,茅臺鎮當地一家中型酒企邱姓負責人向記者證實,預計有超過三成的酒廠暫時停產。
行情好的時候就車水馬龍了,今年就比較蕭條了。就不好賣,他放假啊,賣了要虧本就不賣啊。
在酒類營銷專家肖竹青看來,停產的直接原因在于脆弱的生產鏈:中小企業將基酒賣出去,回籠資金再生產。白酒業進入調整期,處于依附地位的基酒企業日子自然更不好過。而更深層的原因,則是盲目擴張下的后遺癥。
肖竹青:白酒行業在過去10年高歌猛進,一方面是當地政府推動,擴充產能,拉動GDP;酒廠盲目預期,這種情況下,每個地方都在挖窖池。茅臺鎮這些基酒廠也在拼命擴充產能,F在白酒面臨調整期,所以很多基酒廠都在停產。
在此背景下,有中小酒廠的資金鏈出現困境甚至斷裂,市場預計,茅臺鎮中小白酒企業很有可能成為這輪行業調整的首批出局者。茅臺鎮當地某酒企業負責人:
如果是借錢的貸款的,特別是非正常渠道,我們說借高利貸之類的,那種廠就很痛苦,這種廠有可能就把廠賣掉還錢嘛。我知道的就有一兩家。
有分析稱,茅臺鎮中小酒廠懂釀酒不懂營銷,如果能瞄準中低端市場進行品牌化運營或許是一條出路。不過,肖竹青直言,對于資金本來就不充裕的企業來說,這并不現實:
肖竹青:輸出品牌太難了,品牌打造太難了,不是一兩個億可以做到的,投一兩個億都被淹沒了。
業內人士認為,目前比較好的出路在于整合并購。事實上,茅臺鎮所在的仁懷市政府為推動酒企間的整合,已經注冊了一家企業并獲得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”證書,同時鼓勵大企業參與并購。仁懷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:
利用他們的銷售平臺,銷售網絡。就拿哇哈哈來說,由我們政府推薦信譽度和品質都比較好的企業,由他們去具體磋商,比如以哪種形式,參股啊,或者什么價位。